青海新聞網訊 位于貴德縣的南門建材廠,是集建材生產、加工、銷售為一體的傳統企業。11月29日,筆者走進該廠發現,一排排機器手一個個的抓取傳送帶運輸上來的材料,然后分毫不差的按照程序把貨物擺好,整個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工的協助。
“這個電機改造真是個好東西,自從供電部門幫我們完成電機技術改造后,產量大大提高,效益也比以前好了很多。”說起現在廠子的生產經營狀況,南門建材廠負責人張國林難掩心中的喜悅之情。
這一切得從國網海南供電公司推廣“電能替代”項目說起,今年以來,國網海南供電積極倡導能源消費新模式,努力開拓電力市場,幫助該廠完成電機改造項目,實現替代容量1000千瓦,增加售電量120萬千瓦時。
“我的廠子規模不算特別大,以前生產靠柴油運輸機來運送材料,速度慢,產量不高。”該廠負責人張國林說,制作建材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,尤其是材料的運送,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,這樣一來,成本就提高了,讓原本效益就不高廠子承受著巨大壓力。“今年年初,我和外地同行交流的時候發現,人家廠子用機械臂來代替人工作,所以就買來了這四個大家伙。”張國林說。
接到建材廠的報裝申請,國網海南供電公司派工作人員深入該廠區了解用電需求,開辟綠色通道,縮短內部工作流程,在客戶用電報裝辦理過程中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務,安排專人全程跟蹤,服務客戶受電工程設計、施工及驗收等工作,并在該廠實現生產機械化生產后,為該廠日后的安全用電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,選派專業技術人員,從變壓器容量、配電線路分布等方面,逐項細致檢查,保障該廠生產用電安全。
“只要按一下這個按鈕啟動這個機械臂,材料就自動開始加工、運送。”張國林說,“現在有了這四臺機械臂,一天的產量是原來的6倍,再多的訂單也不怕。”
該廠在11月23日完成4臺機械臂傳送設備的安裝和投用,實現生產全機械化,在降低成本的同時,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,提升了產品工藝。
張國林向海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:“采用柴油運輸帶,再用人工搬運整理,一天需花費10800元,用機械臂,一天只需花費1000元,一年下來節省人工工資264萬元,我準備過段時間再買幾臺機械臂……”